2011年7月6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国际公法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包括邀请退休党员和非党员教师共11人)来到了位于昌平崔村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香堂文化新村参观考察,度过了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主题活动党日。
位于北京昌平区以东12公里的崔村镇的香堂村,曾是一个靠山吃山贫穷落后的半山区村,村域面积 14.2平方公里,村里 602 户,1800 余人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程中,香堂村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变化。村民绝大多数已住进了免费供给燃气、暖气的130平米(三室一厅)的居民楼和五正三厢、雕梁画栋的三合院。村内投资兴建了“香堂东方书画研究院”、“陈式太极武术馆”、“敬老院”等配套的文化场所。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香堂东侧恢复了明代古庙“圣恩禅寺”,村西侧兴建了国际化水平的高尔夫球场,一东一西,一古一今遥相呼应。香堂村现已成为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兴文化村。
乘坐着环保电瓶车,当地接待人员带着我们参观了整个香堂文化新村,感受了新农村建设历程中的喜人变化,大家都不禁为该村中西合壁、古今凝结的文化新村风貌所吸引,所慨叹。在惊叹于农村变化巨大的同时,我们也了解了这种变化背后的深刻背景与原因,那就是上有国家和党中央的好政策,下有一个开拓创新致力于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党组织。香堂村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富民政策,抓住机遇,大打文化经济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成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
首先,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香堂村在经济体制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1997年10月底,全村土地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由集体转为个体,大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增强了农民的主人翁责任感。村里对3900多亩地进行合理划分,搞多种经营,运河南300亩土地建蔬菜大棚,承包给村民经营,绿色食品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解决村民就业;运河北400亩土地作为果树新品种研究所基地,为农民承包果园提供技术指导和品种供应;1200亩标准化果园承包给农民个体经营,每年可产苹果250万公斤,现在已被昌平技术质量监督局认证证书,成为北京市苹果专业村。2002年4月与北京太伟集团合作兴建高尔夫体育运动中心,太伟集团投资2.5亿元,现已安置香堂村100名劳动力就业。2006年,村经济总收入已经超过了1个多亿元人民币,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13000元。
其次,引资修路,招商企业入驻,还充分利用本村的自然资源,开发旅游项目,成立了旅游接待站,搞观光果园,建翠花山和正北峪两个自然风景区,建儿童度假村和知青度假村,恢复名胜古迹圣恩禅寺等。
再次,文化方面的建设。香堂的经济腾飞源于建筑“香堂文化新村”,而香堂文化新村的成功源于村党总支营造的文化氛围。近年来,香堂成立的百十号人的中老年秧歌队多次参加区、镇、村文化活动演出。投资近600万元于2001年建成的“北京香堂东方书画研究院”,现已有260位全国乃至国外的著名书画家为书画院留下近500幅作品。
香堂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带领全村广大党员群众,团结奋斗、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香堂村的各项事业健康成长,迅速壮大。在村党支部正确经营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村里经济稳步跨越,村舍的变化翻天覆地,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现在的香堂村,孩童从出生起,就享受免费入托,小学、中学到大学均享受助学金;老人享受生活补助。香堂还在村里建起了敬老院,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村民不出村便可以看戏、看电影;人工湖、村头公园为村民开辟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村内风景如画,人们生活舒适优越,精神文化生活丰富。
通过参观,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展现在大家眼前。大家深有感触地说:香堂党支部把党的政策落实得好,让村民得到了实惠,过上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幸福生活。大家普遍感觉不虚此行,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通过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开阔了视野,大家见证了一个活生生的践行科学发展观,人们群众的实惠的实例,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理解。为支部和每位党员今后的工作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大家一致表示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做表率、我为党旗添光彩”。
通过短片了解建设发展情况
三合院 村民家中
国际公法研究所党支部
2011年7月7日 |